【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无损音乐
申明:
本站作为音乐资源收集网站,我们不提供任何音乐的上传、下载、存储、播放,版权归属原发行公司,本站只是兴趣及技术研究对音乐介绍、磁力链接、云盘、及种子缓存网站进行自动化及智能化匹配,其它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 858582#qq.com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演唱歌手:班贝格交响乐团(Bamberger Symphoniker)

指挥:乔纳森·诺特(Jonathan Not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曲

录音时间:2005.12.19-21、2006.2.1

发行公司:Tudor

唱片版本:奥地利版SACD

唱片编号:Tudor 7147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英国指挥家乔纳森·诺特率领班贝格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


《D大调第一交响曲》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


第一乐章,D大调,奏鸣曲式,指示以“缓慢而沉重”的序奏开始,在长大的泛音A持续音上,首先由大管、短笛奏出下行四度动机,待到小号产生动机时,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单簧管奏出下行四度动机以模拟杜鹃叫声。双簧管与低音管奏下行四度为特征的动机,它极似杜鹃的啼吐啭。呈示部演奏两次。第一主题为D大调,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之后由小号奏出(发展至A大调),其旋律来自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这个动机串联着全曲,成为全曲的灵魂,呼应它的是远方的信号曲,充满宁静。第二主题为A大调,轻快的弦乐搭配亮丽的木管,构成了美妙的画卷,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是,铜管乐器奏出了第一主题旋律与之对位。在结束呈示部之前,下行四度动机再一次出现。发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小提琴、竖琴奏出a3音),长笛奏出了第二主题旋律,双簧管的和弦表现田园性的安详,大提琴乘着持续音,奏出像呼唤一样的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对话后,木管的杜鹃的啼啭再次强调宁静。圆号将乐曲带到D大调,长笛再一次奏出第二主题旋律,大提琴依然乘着歌声的翅膀。然后长笛表现小鸟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发展至降D大调,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在降A大调上奏出第二主题旋律,之后分别转入F大调、f小调。高音乐器在上行发展,终于跳进还原A音,小号以ff力度奏出了引子中的信号动机,引入D大调再现部。最后,一面强调主导动机,一面以强烈的音响而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三段体。这个慢乐章选用了马勒自己早期为冯·歇弗尔的诗《萨金根的号手》而谱写的歌曲旋律作为基本主题。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称这个旋律为“沃纳尔小号曲”,是“一首小夜曲,它飘越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斯坦厄塞说,马勒认为这首小夜曲表达的是感伤。这个乐章的第一段,月光映照的环境下,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出现后,圆号与小提琴狂热地强化热情,优雅的中间段在小夜曲旋律基础上脱颖而出,小提琴的独奏精妙绝伦。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最后消失在黄昏的天空之中。这个慢乐章后曾被马勒删除(4个乐章版),直到1967年,才又有恢复5个乐章的演奏。


第三乐章,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激动的谐谑曲,音乐简练而单纯。乐曲的主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活风俗性画面,它的音调和节奏如连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两支双簧管奏出了乡村舞曲主题,之后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题重复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特别的音响不断调弄。三声中部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第四乐章,指示“不要缓慢,庄重而威严地”,d小调,三段体,是一首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音乐同前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田园诗的气氛消失了。卡洛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版画家,他偏爱塑造一些可怖和罕见的形象,这里指的是关于树林中一些小动物埋葬一位死难猎人的民间故事。作者把这个景象写成一个卓越的乐章,这里,噩梦、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经相互交融在一起。主导动机由定音鼓敲出,然后低音乐器以卡农方式表现古老的波希米亚民歌旋律,这个漫画式的葬礼进行曲旋律,与低音提琴奏出的古老的大学生歌曲《你睡着了吗,马丁兄弟》(又名《约翰弟》、《两只老虎》,由歌曲的大调色彩变为同主音小调色彩)作对比,似乎是嘲笑画中死去的猎人。乐曲中段同先前形成鲜明对比,是一首明朗、抒情的歌曲性主题,然而它并没有得到广阔的发展,不间断地转入终曲。用布鲁诺·瓦尔特的说法,马勒在创作这个乐章时,“保罗的《巨人》中那个魔鬼般的形象在作祟。在巨人身上,马勒发现了那内含的可怕不协和音,那蔑视和绝望,那种在天国和地狱的冲动之间的游移摆动,这些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侵袭着他有创伤的心灵。”在这个乐章中,葬礼进行曲被两次打断:先是一个故意要表现得陈腐的曲调(d小调,并不时加入机械的打击乐器伴奏),然后是长时间引用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最后的绝望之歌(G大调-弦乐与木管奏出)。乐章结束时,一次次强调那个绝望的主导动机(并以低沉的吊钹做伴奏)。


第五乐章,标示为“如暴风雨般的运动”,奏鸣曲式,由3大部分构成,表现从地狱到天国的过程。在第三乐章吊钹的轻微演奏后,突然强奏,惊醒听众。第一段由F小调支配,先表现“闪电式的呼喊”。在弦乐粗犷的呼唤中,小号与长号的加强,在很长的铺垫下,才出现律动性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渐弱过程中,长号的动机依然存在余韵,并由F小调转为降D大调,小提琴在圆号伴奏下奏出了忧郁而惆怅的旋律,这段旋律后,单簧管在阴晦的背景下闪现第一乐章引子的动机(大管协助)然后又转向“很粗暴”的部分(g小调-c小调),小号、长号重复第一主题,这一段似是表现地狱、人与命运的搏斗。铜管乐器隐隐约约地闪现“天使的号角”这段复调旋律(C大调),在搏斗后,此旋律构成了雏形(D大调),表现了作者已经信心十足。中间部分主要表现动的第一乐章主题,它引出种种温馨的回忆,似乎是表现地狱向天堂,也是灵魂的升华(F大调)。然后第三段以中提琴、圆号呈示主导动机(f小调)开始,第四乐章第一主题后,转而奏出第一乐章发展部结尾部分,辉煌地表现人的灵魂的胜利,人类的喜剧。小号、长号、圆号完整地奏出了“天使的号角”(回到D大调)。在越来越强烈的鼓荡下,最终是指示“以最高度的力”(圆号手起立),像是对战胜绝望的人类的赞颂,形式辉煌的尾声。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1. Langsam. Schleppend. ImAnfang sehr gemaechlich

02.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2. Kraeftig bewegt, doch nichtzu schnell - Trio: Recht gemaechlich

03.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zu schleppen

04. Symphony No.1 in D major - 4. Stuermisch bewegt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第一交响曲》2014[FLAC+CUE/整轨]

【现场录音】乔纳森·诺特《马勒 - 第三交响曲》 2011[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Mahler - Symphony No.3 ind minor

歌唱家:MihokoFujimura(女中音)

演奏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国家爱乐乐团

指挥:乔纳森·诺特(JonathanNott)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曲

录音时间:2010.5.25-30

发行公司:Tudor

唱片版本:奥地利版SACD

唱片编号:Tudor 7170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英国指挥家乔纳森·诺特率领班贝格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国家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第三交响曲》。


《d小调第三交响曲》作于1893-1896年,表现的是马勒的自然观。马勒原定此曲标题为《夏日清晨的梦》。马勒根据他“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的原则,在其中的第三交响曲尝试定义自然中所有声音。


第一乐章,d小调,指示“强有力而决然地”,扩大的奏鸣曲式。8把圆号有力地表现第一主题,铜管与打击乐以进行曲节奏加强,加入小号的信号曲动机,表示夏天接近森林。圆号再表现由第一主题动机发展而成的第二主题,小号承接,圆号反复后,进入第三主题部,表现拒绝苏醒的牧神。牧神的苏醒在大自然类似小鸟、动物的叫声衬托下非常动人。然后单簧管奏第四主题,小提琴承接它趋于平静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以圆号表现的第二主题开始,加入小号的信号曲动机,平静之后由长号移自英国管,在平静中进行第三主题。然后再出现第四主题与第三主题的重合,回到进行曲风格,平静下来后双簧管再奏第三主题,紧接着与经过部旋律的第一主题作对位性结合,达到辉煌顶点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比呈示部缩小很多,按顺序再现各主题后,圆号出现第一主题,进入呈示部一样的小结尾,造成高潮。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速度,A大调,优雅的洛可可风格,扩大的三段体,即把中段出现两次。以双簧管表现主要主题,各件乐器一一发展。第一中段是升f小调,长笛与中提琴奏乡愁感的主旋律。第二中段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开始,然后长笛与中提琴第三次再现主题,最后以泛音的高音和弦来结束。


第三乐章,悠闲的谐谑曲,c小调,指示为“不急速地”。这一乐章据《少年的魔角》中的《夏末》的歌词而作,歌词大意为:“杜鹃掉进柳树的洞穴里死了,夜莺在翠绿的枝头啼啭,将让我们快乐……”自由的三段体,先由单簧管奏出主麒其它木管乐器奏出如小鸟啼叫一样的音形。天色大亮,小提琴以新的动机加入。在经过短暂的经过句后,小号奏出信号型旋律,邮号承接,营造出神秘的森林气氛。再一次缓慢地奏出主要主题后,突然变成华丽的氛围,传来奥地利军队的旋律,然后又以邮号来引向宁静。


第四乐章,D大调,“极为缓慢、神秘地”,二部曲式。在平静的演奏后,女低音独唱,歌词为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醉歌后查拉图斯特拉的轮唱。


歌词译文:

人哪,听着!

  深沉的午夜在说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梦里醒来;

  世界是深沉的,

  比白昼所想的还要深沉。

  深沉是世界的痛苦;

  快乐比起悲痛更深更沉;

  痛苦在说:“走吧!”

  可惜快乐渴望永恒—

  深沉,深沉的永恒。


第五乐章,F大调,指示为“以活泼的速度,表现要大胆。”先以童声合唱模仿钟声而反复“宾、邦”,然后女声合唱、女声独唱,三部曲式,歌词为《少年的魔角》中《3个天使在唱快乐的歌》。


歌词译文:

三位天使唱着甜美的歌,

  声声喜乐,响彻天国。

  众天使们齐声欢呼著说:

  “彼得的罪得赦免!”

坐在桌前的主耶稣,

  正在跟十二门徒用晚膳。

  主耶稣说“你站着所为何事?

  我看得见,你为我而哭!”

“仁慈的主!我怎可能不哭?

  我犯了十诫!

  漫无目的地走着,苦苦痛哭!

  主啊,求你怜悯!”

“若犯了十诫的话,

  必须跪下祷告,

  及发誓以后永远祇爱神!

  因为喜乐由神所赐!”

天赐的喜乐是有福的城,

  天赐的喜乐并无终结!

  天赐的喜乐由彼得来领受。

  耶稣将喜乐赐予彼得,也永远赐予世人。


第六乐章,D大调,指示为“缓慢、平静、充满感情地”,自由的回旋曲式。开始以弦乐表现回旋主题A1和A2(爱的主题)。在此之后,回旋主题共出现3次,每次出现之前,均有一个低谷(低谷B,C,D),每次低谷均强于前一次。其中低谷B,D的动机相同,低谷C为第一乐章开始的铜管动机。经过每次低谷,回旋主题A1和A2也同时增强,并于最后一次形成不可阻挡之势,最后以爱琴圣歌而结尾。


专辑曲目:

cd1

01. Erste Abteilung: No.1Kraeftig. Entschieden


cd2

01. Zweite Abteilung: No.2.Tempo di Menuetto. Sehr maessig

02. No.3 Comodo. Scherzando.Ohne Hast

03. No.4 Sehr langsam.Misterioso. Durchaus ppp

04. No.5 Lustig im Tempo undkeck im Ausdruck

05. No.6 Langsam. Ruhevoll.Empfunden

【古典音乐】乔纳森·诺特《马勒 - 第一交响曲》 2014 [FLAC+CUE整轨].cd1.zip: https://url27.ctfile.com/f/9388027-623032983-a8b72e?p=559675(访问密码: 559675)

全新大碟